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0458
|
Title: | 八紘寰宇匯集一藝—台灣布袋戲百年風華 |
Authors: | 吳明德 |
Contributors: | 國文學系 |
Date: | 2005-06
|
Issue Date: | 2012-05-23T03:10:11Z
|
Publisher: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Abstract: | 袋戲自清朝中葉(約1796~1861)由中國漳、泉一帶傳入台灣之後,經過百多年來的發展,因為它的易操作特性與明顯的本土文化象徵性,已經成為一種台灣獨特的文化存在,甚至可以說是台灣在地文化的驕傲。
台灣布袋戲裡面有文學、哲理、說書、雕刻、刺繡、繪畫、音樂、戲劇等各種表演元素,可謂「八紘寰宇彙集一藝」,簡直是「采眾美以成芳,集群葩以成秀」的表演藝術,當同屬偶戲的懸絲傀儡、皮影戲都「看破世情,退出江湖」之際,它仍能「袖裡乾坤大,掌中天地寬」,轉剝為復,逢兇化吉;不論時代如何演變,科技如何發達,布袋戲界一直有能人異士的出現,窮則變、變則通,殫精竭智地提出相應的變革以「主動適應」不同時代的庶民口味,成為最時髦和最有吸引力的偶戲,因此在很多台灣人的生命歷史中,或多或少都有一段歲月為布袋戲所佔據,或者是台北許王「小西園」的龍頭金刀俠、西螺鍾任壁「新興閣」的大俠百草翁、南投陳俊然「新世界」的南俠翻山虎,或者是虎尾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史艷文、黃文擇的清香白蓮素還真,這些戲偶主角曾經令普羅大眾如痴如醉過。 |
Relation: | 傳統藝術, 55: 58-61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台灣文學研究所] 期刊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2040900210004.pdf | 334Kb | Adobe PDF | 70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NCUE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