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1993
|
Title: | 以臆測為中心的數學寫作活動對學生數學素養影響歷程之研究 |
Authors: | 秦爾聰;賴紀寧 |
Contributors: | 科學教育研究所 |
Date: | 2010-12
|
Issue Date: | 2012-07-03T02:41:11Z
|
Publisher: | 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於國中課室中實施以臆測為中心 的數學寫作活動,對個案學生數學素養的影響歷程,並 歸納學生在不同寫作類型與臆測階段展現之數學素養 的主要面向。 研究對象為作者之ㄧ任教的七年級班級中所選取 之兩名低成就學生、一名中成就學生與一名高成就學生。 資料蒐集包括數學寫作活動單、學生單元活動回饋單、 教師反思日誌、課室觀察錄影轉錄資料以及晤談轉錄資 料等,並以質性研究的方式分析個案學生在三次循環階 段數學素養的改變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一)不同背景學生數學素養的改 變歷程為:(1)高解題動機的低成就學生透過合作學習提 升概念理解、策略應用和適性推理能力,學業成績進步 至高成就之列;(2)高成就學生在三次循環皆展現高度的 策略應用和適性推理能力;(3)中成就學生透過臆測任務 啟動適性推理能力,並漸進展現概念理解、策略應用以 及建設性傾向;(4)低成就學生以相信或反駁他人想法為 臆測起點,逐漸展現概念理解、適性推理能力和建設性 傾向。(二)學生在不同數學寫作類型與臆測階段數學 素養的展現情形為:(1)解釋性寫作/猜測階段促進學生 概念理解和策略應用的交織展現;(2)學生在解釋性寫作 /檢驗、討論整理以及偵錯式寫作/相信反駁、結論等 四個階段展現不同層次的適性推理能力;(3)擬題寫作/ 臆測循環階段以策略應用的展現最為顯著;(4)總結式寫 作/回顧反思階段促進學生概念理解、策略應用以及建 設性傾向的發展。 |
Relation: | 全球華人科學教育會議, 2010(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Science Education 2010 [GCCSE 2010])Oral presentation, 4D-2 (16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科學教育研究所] 會議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2020500616007.pdf | 60Kb | Adobe PDF | 44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NCUE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