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1994
|
Title: | 臆測為中心之數學教學活動設計─以數列與級數為例 |
Authors: | 秦爾聰;簡大為;李立凱 |
Contributors: | 科學教育研究所 |
Date: | 2010-12
|
Issue Date: | 2012-07-03T02:41:23Z
|
Publisher: | 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 |
Abstract: | 本研究目的在發展以臆測為中心之「數列與級數」 單元的教學活動設計,研究設計的理念包括:(1)以 RME 理論為原則選擇教材內容,由學生想像得到的情 境為 出發;(2)利用錯誤命題、正確命題與學生提出 猜想等方式設計學習任務來啟動學生形成猜想;(3) 以猜測、反駁、檢驗與相信,作為學生臆測思維模式的 四個定點站;(4)透過獨立思考-小組溝通-獨立判 斷-全班討論作為臆測活動的進行方式。研究的設計依 據發展研究法(Gravemeijer, 2004)的三大關鍵步驟:發展 初步的設計、實施教學實驗、進行回溯分析,將研究流 程以三個循環來進行。第一次循環先參考MiC 教材、 NAEP 測驗以及台灣教育部編版教科書等教材,透過內 容分析法進行整理、篩選與分析,並根據台灣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及規劃學生假設性學習軌道(hypothetical learning trajectory [HLT], Simon, 1995)來設計相對應之 學習任務,初步完成的活動設計透過由數教學者、博碩 士班研究生與在職教師組成的研究群進行思考實驗 (thought experiment)的討論,然後由研究者針對C1 班級進行第一次教學實驗;第二次循環首先針對第一次 教學實驗的結果於研究群中進行回溯分析,接著再由 同一研究者針對C2 班級進行第二次教學實驗;第三次 循環則針對第二次教學實驗之結果先進行回溯分析,然 後將修正後的教學活動設計委請一位合作教師對C3 班 級進行教學,研究者則以參與觀察者之角色進行課室觀 察,最後將完整教案做最後的修正與精緻化。 |
Relation: | 全球華人科學教育會議, 2010(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Science Education 2010 [GCCSE 2010])Oral presentation, 5B-2 (19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科學教育研究所] 會議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2020500616008.pdf | 100Kb | Adobe PDF | 42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NCUE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