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507/11669
造訪人次 : 29710361      線上人數 : 421
RC Version 3.2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5522

題名: 政治、社會結構的變遷對社會福利支出的影響
作者: 張嘉仁
貢獻者: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13-02-05T03:01:09Z
出版者: 台灣社會福利學會
摘要: 我國目前社會福利支出的情況是『既患寡,又患不均』,然在此同時政府的財政狀況碰到極大的困境,一方面政府需要將資源運用在經濟發展上,以便提昇經濟成長率,降低失業率,另一方面政府針對現行社會結構所引發的個人經濟安全問題又需提供保障給予經濟上的支持。此兩難的抉擇,行政部門及財經學者多提出『經濟發展優先,社會福利暫緩的說法』認為先發展經濟才有社會福利。然在實證上並無法說明社會福利支出將有害於經濟成長或造成財政赤字,因此目前社會福利支出問題的焦點,並不在於探討社會福利支出是否會影響經濟成長,因為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因而應是探討在目前的政治及社會結構下,為何人民無法獲得應有的基本保障與生活的尊嚴以及為何社會福利資源的分配不能反映人民實際的需要,而呈現扭曲的情況。結構體系論及制度論,這兩種理論在實證上皆無法合理解釋台灣的情況。因而本文援用財政社會學(Fiscal Sociology)的理論,來探討我國的社會福利預算支出。不同社會的歷史進程有其獨特性,若能以每個進程當中政治及社會結構的關係(包含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的關係) 來了解將較有可能明白台灣社會福利政策及支出發展的原由及困境。在本文實際分析台灣政治、社會結構變遷對社會福利支出的影響後,關於社會福利政策與支出,政府首先需修正社會福利支出增加會影響經濟成長及造成財政赤字的觀念,進而須對政府與個人間資源的分配及個人組成的政治社會結構有公平的規範。也就是社會福利支出與經濟成長是能相輔相成的,資源的配置要合理,政治參與的組成人員要能代表全國人民,社會上無多數暴力,尊重少數人的權益,形成生活共同體,才是解決社會福利資源分配的方向。
關聯: 民主政治與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
顯示於類別:[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070500916001.pdf420KbAdobe PDF4205檢視/開啟


在NCUE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