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7621
|
Title: | 文化的歷史活動論在視覺意象美感反應之探討 A Study of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Approach on Aesthetic Response to Visual Images |
Authors: | 鄭明憲 |
Contributors: | 美術學系 |
Keywords: | 美感反應;詮釋;視覺文化;活動理論;文化的歷史中介作用;文化工具 |
Date: | 2006
|
Issue Date: | 2013-12-03T03:18:26Z
|
Publishe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Abstract: | 對視覺意象的理解與反應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社會文化與詮釋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有意義的美感反應不光是情緒的表露而已,它應該是人、社會、文化與藝術交融的深刻體悟。同時把視覺意象和社會文化相交融,使自己對藝術的活動與視覺文化的意涵有更好的認識。讀者反應理論把意義的形成從被動地認識轉移到閱讀者的主動參與,再進而考量閱讀過程的動態性。因此對美感的反應與詮釋就不能單以心理發展或是形式主義來掌握。欣賞者在面對視覺意象時所用以理解的諸多文化內容,就成為揭露理解視覺意象的關鍵點。這個涉入的文化工具所處的閱讀狀態是一個類似三角形的網狀結構。在這個關係之中,讀者、文化工具中介作用、及視覺文本三者,是在互動的解碼活動裡完成意義的建構。若干研究顯示,由社會文化與歷史的經驗所形成的詮釋社群,對這個互動的閱讀行為有決定性的影響。本研究以大學院校中非主修藝術或藝術教育科系學生為對象,探討他們對中西方的視覺文化意象的閱讀、詮釋與反應。以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方法,應用讀者反應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及交會理論(transactional theory)為理論基礎,以檢視視覺意象反應過程中文化工具的中介現象及詮釋社群的角色。研究的過程將把文藝批評理論延伸到視覺藝術的反應,同時拓展認知心理學的探究,並為藝術教育建立鑑賞教學的理論基礎。 |
Relation: | 國科會計畫, 計畫編號: NSC95-2411-H018-008; 研究期間: 9508-960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美術學系] 國科會計畫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 | 23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NCUE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