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6507/11669
造訪人次 : 30036844      線上人數 : 594
RC Version 3.2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9618

題名: 台灣高山凍融作用與冰緣地形分布之研究
作者: 陳毅青;林俊全
貢獻者: 地理學系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5-04-29T04:09:26Z
摘要: 冰凍為高山與冰緣氣候中,常見的環境因子,而凍融作用亦是其中最重要的地形營力。台灣高山地區易發生凍融風化與寒凍潛移等作用,對其地形演育甚為重要。本研究採集南湖大山土壤樣本於實驗室模擬凍融作用,並蒐集南湖大山與合歡山不同深度之地溫資料,推估凍融作用的規模與頻率,及繪製高山地區之冰緣地貌圖。
凍融模擬實驗結果顯示,土壤中不同的含水量,對於土壤凍融溫度影響不明顯,而可以觀察到土壤水有冰水共存的現象。由南湖大山地溫觀測站的資料顯示,地表下兩公分處之凍融循環頻率為274次;十公分處之凍融循環頻率為67次;二十公分處之凍融循環為2次,地表二十公分以下幾乎無凍融作用的發生。凍融作用的發生頻率於秋季最頻繁,春*季次之,而冬季卻不明顯,這可能與受到地表覆雪,導致地表下溫度變化較不明顯。
野外調查發現研究區中類似冰緣地形,草緣土趾階地、岩屑堆與岩屑坡,草緣土趾階地為半圓形階地地形,分佈在審馬陣山與主東鞍,據剖面觀察相似冰緣地形之特徵。岩屑堆主要分佈在主東鞍,是堆滿就地風化岩屑之平坦地形,風化深度約10~20㎝,與凍融作用影響深度相似,岩屑坡為分布在上圈谷東側的是冰凍楔裂岩石碎塊。
關聯: 中國地理學會年會及研究生聯合論文發表會
顯示於類別:[地理學系] 會議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040401516002.pdf160KbAdobe PDF794檢視/開啟


在NCUE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