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ir.ncue.edu.tw/ir/handle/987654321/11345
|
Title: | 邁向公民社會之公民教育課程設計: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課程之檢視 |
Authors: | 黃建銘 |
Contributors: |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
Keywords: | 公民教育;公民社會;公民與社會;課程設計 |
Date: | 2008-05
|
Issue Date: | 2012-06-05T09:30:21Z
|
Publisher: | 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辦 |
Abstract: | 由於民眾對政府施政品質的要求日漸增高以及囿於資源的稀少性,僅依賴政 府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恐已難以滿足民眾的需求,實際上,公共事務的推動與 公共服務的提供也非專屬於政府,而是必須透過治理的途徑,結合私部門以及公 民社會的力量才能使公共服務品質得以精益求精。 所謂公民社會係透過公民自主自發性的力量以影響政府決策,由於公民社會 具有重視公共領域、重視公共參與、以公民資格為其價值核心、重視多元文化發 展以及作為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石等重要特質,適足以發揮監督政府的力量。但欲 打造公民社會則有賴公民教育的推動,尤其現階段所推動的普通高級中學「公民 與社會」課程與公民社會的建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蓋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包 含社會、心理、政治、道德、法律、生態與經濟等諸多領域,係以培養現代公民 應有的基本知識與判斷、實踐能力為其課程宗旨,因而兼顧多面向的發展,從而 該課程成為一個整合性的學科,對公民社會的未來發展影響深遠,不過在實際推 動過程中,仍面臨相當大的問題與挑戰,包括課程規劃過於龐大、師資培訓與強 化工作不易短期完成、課程列入大學入學指定考試所帶來的壓力、學校欠缺相關 配套措施以及家長對學科考試的過度重視等,這些問題均不容忽視。 為能建構健全的高中公民教育,本研究嘗試由公民社會的觀點,從幾個方向 提出改善現行的公民與社會課程的相關建議,主要為擴大公民與社會課綱設計的 參與範圍、精緻化公民與社會課綱的設計、強化公民與社會課程的授課師資、創 造多元菁英高中以及強化自發性學習,期望藉此能夠建構一個深化民主政治發展 以及兼具治理效能的公民社會。 |
Relation: | 2008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TASPAA) 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會議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2070500116002.pdf | 70Kb | Adobe PDF | 48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NCUE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